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谈论起热量,但我们谈到的热量通常是指由食物带给我们的或者由运动消耗的热量,常用到的单位是卡路里(cal),例如一碗白米饭含有的热量约12万卡路里,慢跑1小时消耗的热量约60万卡路里......
随着寒冬的来临,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要求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要求的室内温度,也是通过供暖系统向建筑物供给热量来实现的。在供热生产中,常用吉焦(GJ)作为热量的单位。一般情况下,1吉焦热量可满足2-2.5平米建筑1个采暖期的供热需求,也就是说,1平米建筑1个采暖期的热量需求约为0.4-0.5吉焦。
1平米建筑1个采暖期需求的热量,相当于?
生产这些热量,需要消耗什么?
输送这些热量,需要消耗什么?
热量一般是以水、蒸汽为热媒进行传输,热水、蒸汽等从热电厂或者锅炉房出发,经过一次管网的输送,到达换热站进行参数转换,再经过二次管网进入到千家万户,在这个传输过程中,也在时时刻刻消耗着电能。据统计,输送这些热量需要消耗约1.4度电。
热量生产、传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编上面的介绍,您可以知道能源消耗贯穿热量生产与传输的全过程,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碳排放。以1个100平米房子为例,为满足其1个采暖期的热量需求,生产及输送这些热量的过程会产生约5540千克二氧化碳,如果要吸收掉这些二氧化碳,则需要460棵树吸收1年。
节约热量,我们可以怎么做?
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上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每一个热用户都与这一宏伟目标息息相关。在保证所需热量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热量浪费,不仅可以实实在在节省热费支出,还可以为节约能源、实现“双碳”贡献力量。那么,节约热量,我们可以怎么做?
参与供热计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调节阀门,既能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又能节约热量、节省热费,同时可安装用户端智能温控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掌握室温及用热量情况,并进行远程调节。
定期维护室内采暖系统,不私自改造、拆除、遮挡、覆盖,避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效果,并定期冲洗管道及地盘管,确保供热设施正常散热。
做好门窗维护等工作,并严格控制冬季通风时长,确保保温效果,必要时加装封窗膜、门帘等,减少热量散失,将“热”保存于室内,提高室内温度质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争当节约能源的示范者和推动者。努力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节约用热、时时注意节约能源的新风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